新浪体育 ·综合体育
在浙江省运会的体操项目中,来自嘉兴的7岁女孩李恬芯获得了3块金牌和2块银牌,一下子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。
据报道,为了备战这一届省运会,李恬芯参加运动队的封闭集中训练,有大半年的时间没有回家,和父母只能通过视频电话联系。
在相关视频中,7岁的小姑娘展示了自己手上的老茧,这是她从小刻苦训练的见证。在被问到对练体操的感受时,李恬芯用稚嫩的声音说:“我喜欢练平衡木,但动作太简单了。”
对于李恬芯和她的家长,网上声音不一,有赞许与支持的,也有担心和质疑的。
有网友表示,7岁的孩子就能争金夺银、拿到荣誉了,这实在让人羡慕,妥妥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“我家的孩子8岁了,天天睡懒觉呢……”、“我7岁的时候还穿开裆裤玩泥巴呢”、“我家男孩7岁半了,每天还要我给穿衣服”、“别人家的7岁,真棒。”
“未来可期!”“好苗子就是要从小培养……”“有汗水和付出就有收获”
另一部分网友,则为孩子担心。
“7岁的孩子不能和父母见面,让人心疼”、“收获的是冠军,失去的是童年”、“这个年龄的骨骼发育,适合这个训练强度吗?”、“会不会练得太苦,将来长不高”……
儿童练习体操,向来是一个立场不一、看法也就不同的话题,支持和反对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息。
由于体操这项运动的特殊性,对身体形态、平衡性、柔韧度、柔软性都有很高的要求,因此童子功就显得十分重要。
有体操圈内人士透露,练习体操对年龄有很严的规定,参赛年龄方面,“少儿体操比赛,平均年龄9到10岁,也有更小的,到了14岁可以打青年赛,16岁就能参加成年组比赛。”
体操运动员的黄金年龄,一般在16岁上下,再大一些后,特别是女孩子,因为身体发育、身高体重增加,会影响动作,导致竞技水平下滑。现如今,20岁以上的体操选手,会被视为“高龄老队员”,竞争力不如小孩子。
在这种运动特殊性下,小孩子往往从很小就开始练了。专业体校当中练体操的孩子,一般都是5岁左右开始接受训练,而最小的纪录是3岁半。
众所周知,体操要练到一定水平,需要承受外人看来很残酷的训练强度,小小的孩子就要忍受拉伸韧带、开腿劈叉等苦痛,而有些运动队或体校进行封闭管理和训练,孩子无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,这难免加深了人们对儿童练体操“很残忍”的印象。
那么,现实中的儿童体操训练,到底是什么样的呢?
和多年前想练体操只能送体校不同,现如今多了一条体操练习之路,讲究从兴趣出发,体教结合,自由选择。
在社会上,儿童体操训练班、体操课等层出不穷,满足着家长和孩子对于体操入门的需求。这个阶段的训练,家长都是出于锻炼孩子身体、培养意志品质的想法参与的,如果孩子真有这方面的兴趣和天赋,再考虑走专业之路。
有参与“快乐体操”的家长就表示:“我儿子觉得体操很好玩,班上同学有男有女,年龄差不多,他每次上课都很开心,学会一个新动作也非常开心,回家就展示给大人看。”
“至于以后的道路如何走,需要他自己选择,练得好愿意继续,我不反对走专业道路。”
体操名将陈一冰也认为,如今的体操训练,和当年已经不一样了,他管当年的练法叫做“旧体操”,而现在则是全新的。
“以前家长让孩子练体操,就是要成龙成凤拿成绩,教练有时也会强逼孩子练。但现在,观念和认识改变了,很多家长目的是让孩子增强体质和灵活性,教练也会看孩子有没有兴趣,有没有天分。”
“先让他们玩起来,有兴趣了才会真正去练体操,即使不走专业路线,也可以多一个特长。体操是很多项目的基础,就算中途喜欢别的项目了,去练那些项目也会有一个很好的基础。”
走体教结合之路,有自由选择权,这是大部分儿童参与体操训练、普及体操运动的正路,即使练到一定程度不想练了,也并不耽误学业和未来的发展。
而在走过了这一阶段后,如果想摸到更高的水平、走专业体操训练之路,那么确实就要做好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准备。
“想成为优秀的体操选手,必须耐得住寂寞,吃的了苦。”这是体操教练常会对孩子们说的话,而很多小选手会因为经受不住长年的艰苦训练,或者天赋上限一般,而不得不中途离场,这确实是竞技体育的残酷。
“任何职业项目都残酷,不然怎么超越所有人登上最高领奖台?”陈一冰说,“但只要你开心,你自己觉得值得,就愿意去付出,不是吗?”
“特别是战胜对手战胜自己,那时候就会特别开心,特有成就感,平时付出的汗水泪水血水,都会习以为常。”
回到文章开头的7岁小姑娘李恬芯,虽然年龄这么小,但她显然已经历过了从快乐体操到专业体操的跨越阶段,经过了选拔、选择、优胜劣汰的考验,才会最终作为佼佼者,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内。
有人说她牺牲了童年,而且未必是自己做出的选择,但必须承认的是,每个人的人生起点、家庭背景都有所不同,每个人的童年和人生也会因此画出不同的轨迹,无论作何选择,都会有利有弊、有苦有甜、有失有得,这,大概就是成长的真相。